4月14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澳门立法会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下称《报告》),明确提出“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国家”的施政总体方向。
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澳门多元产业发展与社会预期还有一定落差。澳门发展需要突破瓶颈,而横琴正是“破局”的关键。
《报告》聚焦中长期发展,推出更多有利于澳门稳定发展及增进广大市民福祉的政策措施,其中更是通过大篇幅措施安排,以“西进”为重要发展策略,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澳琴一体化水平,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报告》中蕴含哪些横琴机遇?“澳门+横琴”何以愈发紧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以法律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力推进合作区建设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横琴是澳门多元“破局”的关键
中央决定开发横琴,从战略高度为澳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是基于澳门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发展考量的重要决策。
“横琴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破局’的关键所在。”他指出,本届政府将把高质量实现横琴合作区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作为重大任务,牢牢把握“澳门+横琴”的定位,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以法律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勇于创新,加力推进合作区建设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在《报告》中,岑浩辉亦坦言,“横琴在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上依然存在差距”。
迈入新阶段,澳琴将携手处理现存问题,务实谋划合作区第二阶段重点任务。
“我们将积极解决现存的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企业实体化运作不足、商业楼宇空置率高、营商居住成本高、生活配套不完善、人气商气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合作区产业配套环境。同时,衔接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出台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聚焦与澳门关联领域,找准产业发展重点,集聚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岑浩辉说。
澳门院校延伸办学,在琴打造大学城
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是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这一举措体现了澳门在教育领域的开放与创新精神。
岑浩辉表示,将充分发挥澳门高校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科技交流国际化”,推动澳琴两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分阶段实现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建设目标。
他透露,澳门特区政府将协调已获教育部批准具有在内地招收本科生资质的澳门高校,以“一校两区”的延伸办学模式赴横琴合作区筹设新校区,打造与澳门一致的办学生态,澳琴一体化在高教领域先行先试。同时,争取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推动澳门高校加强及深化与国际组织的联动与协作,发挥澳门的区位及制度优势,不断完善面向国际化人才的政策制度及配套环境,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全球科技创新人才。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不仅能够提升澳门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还能为横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两地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化办学、国际化留学生、国际化师资团队、国际化学术活动,澳琴将打造成为‘国际教育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示范区’。”岑浩辉说,澳门高校首阶段在合作区的延伸办学将以澳门大学先行,待澳门大学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将进一步规划和推动具备条件的澳门其他公立院校及私立院校延伸办学。
澳资银行有望参与EF账户试点
自挂牌成立以来,合作区一直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定位大力发展四大新产业,与澳门“1+4”发展策略高度协同,这是合作区发展的坚实基础。
《报告》将“加强澳琴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在多个产业领域,琴澳都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共同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联动横琴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丰富“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支持跨境电商做大做强,在横琴合作区建设前置货站,进行货物的安检及打板等工序,打通与大湾区的货物流通;支持建设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推动与国际主流绿证的互认。
——采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创新模式,促进澳琴中医药产业深度联动发展,并建设一批专业化、高端化的特色医疗机构,吸引一批优质医疗科技企业落地,打造具有澳琴特色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争取优化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推动合作区具资质的澳资银行参与试点,加快澳琴在债券市场、财富管理、数字金融等领域合作,促进澳琴私募基金市场协同发展。
——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加强澳琴联合资助产学研项目,布局人工智能、研发测试、成果转化等科技功能性平台,支持大型科创会展活动在澳琴举办。
此外,《报告》还强调要充分发挥澳门“两制”之利和横琴区位及资源优势,优化澳琴联合招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机制为补充的招商机制。大力吸引符合合作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头部企业,吸引更多海内外优质产业项目和人才落户。
不难发现,澳门与横琴在产业上的联动协同发展,是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单牌车”经横琴北上
在《报告》中,“澳琴互联互通”被提到更显著位置,这是澳琴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澳门将推进通关便利化,与合作区共同研究构建澳琴交通互联信息平台,推进横琴“单牌车”经横琴北上,优化跨境交通,研究澳琴联通的新通道。另一方面,将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推动“一线更放开”,促进人员、货物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值得关注的是,岑浩辉说,“青年是澳门的未来和希望,特区政府将青年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澳门特区政府将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计划,对前往大湾区内地9市及合作区内指定企业就业的35岁或以下高校毕业青年,于其就业期间每月补贴5000澳门元,补贴期最长18个月。
他还鼓励善用“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加强与合作区、大湾区相关青创孵化机构的紧密合作,协助解决青年人创业阶段的实务问题。开展“横琴合作区研学行”活动,建设合作区“世界技能大赛澳门综合培训基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然,新一届政府将着力拓展在横琴“澳门新街坊”设立的“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在就业创业、跨境执业、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福利保障等领域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支持爱国爱澳社团在合作区为澳门市民提供多元社会服务,营造与澳门趋同的环境,便利澳门市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
在琴澳门公务人员比例将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顶层引领和跨范畴统筹协调,提升澳琴一体化水平,新一届政府设立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这一决策具有深远意义。
在具体工作中,由行政长官任组长,旨在加大澳门特区政府对合作区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规,协调特区政府不同范畴对合作区建设的资源投放等,以创新、积极主动精神和思维,用好国家各项支持政策,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合作区完成第二阶段目标任务。
“政府将充分发挥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支持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合作区民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岑浩辉表示,将通过系统梳理目前对澳门居民到合作区生活、就业及创业造成限制、不利于澳琴一体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快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为了更好更大程度发挥澳门的主导作用,澳门特区政府将在政策协调、规则制定、资金投入、联合招商、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例如,调整优化执委会工作机构的职能及分工,提升工作质效。委派更多澳门优秀公务人员进入合作区执委会及各工作机构工作,逐步提升澳门公务人员的比例。积极推进横琴法院聘用澳门法官担任非常任法官的试点工作,促进合作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
总体而言,澳门与横琴的深度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两地实现共赢的重要途径。
在合作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澳门与横琴正通过深度融合,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谱写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