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横琴岛西北角的飞鹤横琴工厂,全透明生产线高效运转,传送带将新出厂的奶粉送往货车。这批产品即将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二线”通道发往华南20余个城市。
早上9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原妙医院管理公司财务总监李时家正与团队商定新季度采购方案。“去年医院经‘二线’通道从内地采购了一批医疗设备,首次尝到了入区退税的甜头。”李时家说。
下午2时,澳门女孩程曦从横琴的家中出发,坐上预约好的动态公交,不用半小时就能去到澳门。“晚上回来横琴时,打算带点蛋挞、牛奶当宵夜。”程曦说。
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落地横琴期满一年,琴澳之间,一些改变正在发生。
这是合作区分线管理以来发生的故事。本月1日,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落地横琴期满一年,琴澳之间,一些改变正在发生。如今,在合作区内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数量已超2万人,澳资经营主体近6800户。
“澳门+横琴”深度绑定的红利如何持续释出?从合作区居民和企业家的“三本账”中,或能敲开深度融合的大门。
一罐奶粉的“省钱账”
20款产品横琴“独家”生产
飞鹤横琴工厂内,透过玻璃幕墙可见,身着无菌服的工人将奶粉基粉投入巨型罐体,智能系统随即启动全流程监控。
这家扎根北纬47°黄金奶源带的乳企,将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锚定横琴。2023年10月,飞鹤在全球布局的第12家智能工厂——横琴工厂正式破土动工。2024年5月,横琴工厂正式取得生产许可证,并于6月启动试生产。
作为首批享受“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红利的代表企业,去年,飞鹤将加拿大进口原料经横琴深加工后直供内地市场。“仅关税减免就让成本下降近10%,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总经理吕玉涛说,这为企业省下了不少“奶粉钱”。
飞鹤横琴工厂,全透明生产线高效运转,传送带将新出厂的奶粉送往货车。
如今,这座全国乳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化工厂,正生动诠释“澳门+横琴”的叠加效应。
吕玉涛手持刚下线的奶粉告诉记者,每罐产品需经过四道智能质检关卡,当前月产能已达100吨,覆盖整个华南市场需求。“依托合作区首创的监管体系,企业已规划近20款产品仅在横琴生产。”
数据显示,飞鹤奶粉连续六年稳居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榜首。随着合作区“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管理办法落地,经澳门审批注册的食品在横琴完成30%以上加工增值即可申请认证。这种“澳门认证+横琴制造”的创新模式,正助力企业突破市场边界——从港澳市场出发,产品可快速辐射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横琴,为飞鹤提供了进军海外市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绝佳平台。
当满载奶粉的货车穿过“二线”通道闸口时,监控屏上的温度曲线仍在跃动。这条横跨琴澳两地的产业链,正如生产线上的智能管道般,精准调配着制度创新的养分,酝酿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
一台机器的“省税账”
“入区即退税”让资金周转提速
横琴实施分线管理后,一系列全国首创的税收新政正重塑琴澳产业生态。
作为首批“吃螃蟹”的澳资医疗企业,原妙集团旗下横琴原妙综合医院通过“二线”通道采购的医疗设备,凭借“入区即退税”的创新政策,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大大缩短。
“此前货物只有出境才能享受退税优惠,现在只要进入合作区就能够申请,‘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对企业在横琴岛上经营的帮助非常大。这让我们更加关注采购国产医疗器械,能帮助企业更快地回流资金,降低经营成本。”李时家说。
“当然,现在全程线上办理,退税到账比预期快。”李时家轻点手机屏幕,向记者演示全程无纸化的退税流程。
李时家坦言,过往申请退税手续复杂,需要准备资料、填写表格,还要线下到税务局核实所有资料,但如今已完全实现“一网通办、快速退税”。“在适用入区退税政策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的讲解很清晰,退税操作上也很方便。我们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资金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扎根横琴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在产业园另一端的铂华医学实验室,分线管理的政策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研发动能。
“去年,铂华从合作区内购入了一批生产原料,顺利享受了区内货物流转免税政策。这对于企业来说,经营税负降低,也提升了企业在合作区加大投入、拓展业务的积极性。”珠海横琴铂华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丽桐分享说。
铂华医学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加紧研发。
政策创新带来的“化学反应”正在显现:原妙医院年内将面向琴澳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其器械供应链国产化率目前已达到100%;同属原妙集团下属子公司的铂华医学,抢抓合作区分线管理叠加各项优惠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各项生产研发项目,为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学检验解决方案。
从符合条件入区免税、退税,到区内货物流转免税,横琴分线管理创设的“省税政策工具箱”,正为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份叉烧的“省心账”
琴澳烟火气筑就新“桃花源”
去年3月1日零时,分线管理实施第一时间,程曦就带着两个橙子、一盒便当(叉烧、鸡蛋)经横琴口岸过关,成了“一线”横琴口岸海关作业区的首名申报动植物产品入境者。
这一年间,程曦也常常会带些食物回横琴,“双城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我在澳门大学上学。因为下课时间比较晚,加上课后小组会讨论,我就顺路买了夜宵回横琴。”现在回想起来,程曦对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有了分线管理政策后,我在澳门买点吃的、用的,都可以申报带过横琴。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则是拥有了更多底气,起码不会带了食品后就无法过关。”这让程曦很是省心。
去年,程曦带着两个橙子、一盒便当经横琴口岸过关,成了“一线”横琴口岸海关作业区的首名申报动植物产品入境者。
2017年,程曦就踏上了横琴岛。“当时岛上还遍布工地,新横琴口岸还没有启用,感觉整个岛就是地方很大,但人烟稀少。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琴澳一体化发展的提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园、商圈不断配齐,对我们生活发展都提供许多便利。”
“横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这边发展空间确实大,同时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来欢迎我们澳门人来这边工作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澳门青年跨境发展的延展区,也是我们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好平台。”程曦如此评价。
如今,程曦在横琴从事中医药产业。
“横琴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会更聚焦在药品或医疗器械药械方面,比较少涉及跨境医疗机构赴横琴展业。我本身在澳门就有中医生执照,也有很多中医生朋友说起会考虑来横琴开个诊所,不过横琴在这一方面的鼓励政策比较少。”她希望未来合作区在这一领域能够提供更多支持。
对于琴澳通关效率提升,她也有更多期盼:“横琴口岸专门为澳门务工人员设置了一条通道,希望把这个通道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在横琴务工的澳门人,让双城机遇更加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