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大会12月11日在珠海市高栏港区隆重开幕。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游艇两杆经济试验基地一一揭晓,珠海、三亚、厦门、宁波成为首批试验基地。
本届大会围绕游艇政策和经济、游艇两杆经济与城市发展、游艇制造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游艇发展、游艇码头发展等不同话题,展开为期2天的思维碰撞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互相促进发展新格局下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方向及策略。
全方位探讨游艇产业未来发展
在大会首日举办的游艇政策和经济论坛上,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作为游艇出入境检查管理的主管部门之一,移民边检机关将积极回应游艇行业的新期待新需求,努力探索游艇出境管理政策的创新,支持游艇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军民结合司原副司长曹志恒就游艇产业对经济民生的巨大作用,论述了游艇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并提出设立游艇产业基金的建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青岛市政府原常委、副市长臧爱民则从政策立法、发展规划、改革创新攻坚产业痛点3个方面,分享了青岛围绕帆船产业政策推动城市发展和“帆船之都”品牌建设的经验和成效,为其他城市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近年来,随着钓鱼艇和帆船运动的火热发展,两杆经济也逐渐受到更多游艇发展城市的重视,如何更好的发展两杆经济,一直是业界积极探讨的问题。12月11日下午,游艇两杆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正式召开,7位来自游艇产业各领域的行业专家,分别产业特征与影响、实践情况、两杆经济与城市融合、赛事与城市融合、游艇经济在内河发展前景、国际游艇休闲度假小镇、游艇水上度假村的发展等角度,论述了发展游艇两杆经济的重要性、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两杆经济在“内循环”背景下的角色作用和发展机会,精彩绝伦。
12月12日,游艇制造业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游艇发展论坛、游艇码头论坛、全国游艇行业协会协作发展座谈会继续精彩上演,就中国游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公共码头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入交流;高栏港区一对一洽谈会也将全天进行,带给珠海游艇产业更多新的商机。
加深业内交流,共话游艇发展道路
大会首日上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于2009年发起成立的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新一届指导委员会委员举办聘任仪式,38位在行业内不同领域的,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资深人士被聘任为第四届指导委员会委员。未来5年,他们将共同为促进中国游艇全产业链发展发挥智库作用,积极促进全国及各地游艇发展法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积极促进滨水城市编制、发布游艇产业规划,积极促进游艇大众化发展,为游艇新兴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与会委员随后在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暨游艇行业对话会上进行深度交流,分享各自在其领域的经验与总结,为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此外,被誉为中国游艇产业白皮书的《2019-2020中国游艇产业发展报告》在本次大会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第六次权威发布。连续两届被聘任为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报告主编单位之一的深圳市海之蓝游艇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少荣在发布会上做了简报,向嘉宾简单介绍报告的相关内容。
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大会被业界公认为是中国游艇产业具备专业、权威以及极具影响力的大型论坛活动。自大会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经是第七次成功举行,并第二次在珠海举行,可见珠海市在中国游艇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正如珠海市副市长李翀在开幕式上所说,“游艇产业与珠海的城市滨水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衷心希望通过此次游艇产业发展大会,切实提升游艇产业各组织、企业和滨水城市的互动合作,共同推动游艇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携手做好海洋海岛海岸的立体开发,促进休闲度假旅游业高品质发展。”
据介绍,创建于2002年的珠海高栏港区平沙游艇产业园区,历经18年的发展已建成国内设立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游艇制造基地。该产业园引进超过10家来自国内外的游艇制造及其配套的企业,并于2008年经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为中国第一个游艇专业镇。
截至目前,平沙镇游艇产业相关企业共77家,其中,游艇制造企业23家、游艇生产配套制造企业10家、游艇生产配套服务企业44家。2019年游艇产业产值约10亿元,游艇产业从业人员约2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