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香港成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个特殊的国际地位是怎么来的,是依靠什么来的,是天生成就的吗?还是说像现在香港社会上有一些人的想法,香港就是金融中心,就是优于其它中国地区,甚至可能觉得是由于英国殖民地统治100多年的结果。但是,从香港整个发展历史來看,香港能成为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它既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它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更主要的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历史而成就的,是这个历史过程中新中国领导人的思想和为国家民族追求利益的精神,造就了香港成为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国两制”的思想,是新中国领导人为实现国家民族兴旺发展的整体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经历上百年苦难历史磨练出来的智慧结晶。
在1949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资本主义在中国还处于萌芽发展状态,香港作为殖民地社会和当时中国其它很多地方来比较,香港是落后的。那时,作为中国主要的通商口岸天津、广州、上海,经济发展都先进过香港。1949年以前,大家都知道上海是被誉亚洲的金融中心,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上海,那时上海被稱为东方巴黎,可见其发展的优越程度。上海的金融交易、股市交易、黄金交易及房地产交易,在那个年代都是领先亚洲其他国家的。众所周知的国民党领袖人物蒋介石先生,在一九二几年也曾经是出入于上海金融交易市场的经纪人。所以當時,上海的金融业发展,已經领先其他亚洲地区,而當時香港只不过是一个英国人通往中国市场的歇脚点。所以,我们要看到,在那个时候金融业的发展,国际资本选择标准和现在大致相同,其一是生产力较发达并有较富裕的消费市场的地区,上海在当时符合这一条件;其二具備适合西方的法律体制,上海当时被多个西方外国租界瓜分,实行的是西方殖民地的法律。因而西方的冒险家们,把上海视为他们掠夺中国人民财富,成就他们利益的东方极乐世界。香港并没有因为是英国殖民地,就能和上海一样理所当然的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当时的香港从地域上还远离中国生产力和消费力较发达的长江流域。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了上百年来的外族侵略和内战史,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称为支那东亚病夫的侮辱,在世界东方站立了起来。在这个历史期间,大家应该看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在人民解放军横跨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时候,英国"紫石英号"战舰在中国的长江上,被解放军在镇江附近开炮击退,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人以宣示主权的方式,将外国的军舰从中国的内河武力驱赶出去。在这样的一个政治气氛下,英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全面从香港撤退的准备。英国政府非常明白不可能和解放军对抗,因为"紫石英号"战舰事件明确告诉世界,新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外国强权留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但是,恰恰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的步伐在罗湖边停下了,没有将英军从香港赶出去,仍然保留了这块土地原有的历史状态。这一远见的决策,是新中国领导人智慧思想的体现,是实事求是为国家和民族未来谋福利的思想体现。这种思想的体现,延伸至今,就是成就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思想的构思,以及基本法的制定。“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未来发展负责任的完整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智慧思想结晶,其远见不是我们能够简单地从自已个体的利益得失中去评价和认识的。我们应该思考这些历史,思考自己是否具备对这种远见的认识,我们能不能看到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我们年轻朋友都应该看历史,看历史发生的事件,去体味那个时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的人们在思考的问题,体味他们的思想对今天世界变化的影响,我们才能从宏观上、从纵向去理解,今天该做的事情和该选择的方向。从这一段历史可以明显地知道,香港今天由来是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祖国大陆人民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紧密相关的。
我们可以再看一看香港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大家知道,五十年代的时候,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越当时的香港。那时的中国经济在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是一个迅速发展和恢复的黄金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上海的民族资本先施公司在香港投资建设万宜大厦,采用了当时上海已经习以为常的滚动扶手电梯,但在香港这是第一次,有很多人还没有见过扶手电梯,穿着拖屐不敢上去。这个故事反映出,在那个时候的香港经济是落后于国内某些地方。后来国内的发展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受国内外政治因素所影响,祖国的经济发展是停顿和减速了下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建立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但是大家细想一下,四小龙的经济为什么会启动发展,這和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有相近之处。就是60年代、70年西方资本为追求低价成本,将制造业转移到香港和亚洲的结果,并非因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而享有和西方经济共同发展的机会和权力。在那个年代,香港是以发展服装?轻工电子产品制造和转口贸易为主,尽管1891年英国人就第一次将股票交易引进了香港,香港也没能因此成为当时的亚洲金融中心,仍然和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一样,以提供廉价劳动力得到经济发展的机遇。香港的金融业、证券业的突出发展,真正时期是在1984年簽訂中英联合声明以后,1986年香港证券交易市场才正式成为了国际证券交易所成员。80年代西方国家包括英国看到了香港作为中国大陆开放窗口的特殊地位,才将金融投资的重心转移到香港。在这个过程中间香港发生了一些重大的金融历史事件,例如香港目前的联汇制度的產生,在1984中英联合声明之前,香港出现了巨大经济动荡,因为当时香港对整个回归是没有信心的,香港的货币急剧贬值,香港市面上消费品全部被抢光,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紧急实施了香港联汇制度,但是要知道英国在制定香港联汇制度时没有把港币和英镑挂钩,而是把港币和美元挂钩,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英国并没有把香港视为自己的所有,并不想背上香港这个包袱承担管治者的责任,而是把香港的经济和未来的发展丢给了国际社会,丢给了中国。 事实上 在1997年之前,香港纳税人所纳的税,一半都要交英国政府,但是英国政府从来不用对香港承担任何经济发展上的责任。大家要知道,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英国人完全是出于自己本国的经济利益,希望比其它西方国家优先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主动提出归还香港为条件来获取中国其他方面的经济优惠的。所以我们要讲明白,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不因为是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就有优势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因为香港紧靠着祖国大陆,是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一国两制”思想和基本法的落实,才是香港具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首要条件。
今天大家回头再看,在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中,香港发展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方向。香港的发展是一个上升的曲线,而其他三小龙的发展却处于困难状态,有的甚至属于下坡状态。这说明一个观点,就是香港之所以能够保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它最基本的保障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落实。
香港今天的发展成就,不可否认殖民地统治时期香港人民努力劳动创造的成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优良元素交流的结果;同时也不可否认自1949年以来新中国领导集体出于对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感,构思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並在香港付诸实施的结果。從世界范围来看,各殖民地在摆脱了殖民统治后的发展,可以验证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就绝非英国殖民地统治的结果;而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富强,香港依靠祖国的支持,成功实现“一国两制”指导思想和基本法落实的产物。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