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以下简称“中葡论坛”)部长级特别会议成功举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特别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于北京、澳门两地举行。会议以“携手抗疫,共谋发展”为主题,与会各方聚焦防疫领域的经验交流、人员培训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澳门平台作用,推动疫后经济复苏。
去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提及将在合作区“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等相关内容。作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平台,可以通过澳门连接起葡语国家的“横琴”,也成为此次会议上备受与会嘉宾关注的“高频词”。
支持在横琴共建中葡国际贸易中心
谈到中葡论坛框架下深化与葡语国家经贸往来与合作的具体举措,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要用好澳门平台,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效应,支持澳门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举办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博览会(澳门),支持澳门和广东在横琴共同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还将鼓励内地企业与澳门企业通过联合投融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共同参与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实际上,《总体方案》就已提出,要在合作区“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这也是合作区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的重要内容。在此前的采访中,合作区内与葡语国家有着业务往来的企业纷纷表示,《总体方案》的出台令他们备受鼓舞。
中葡经贸合作及人才信息网运营商、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运贤表示,当前中葡经贸往来存在市场体量小、中葡跨境电商贸易形式及业态单一、澳门的作用和价值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总体方案》中提到的‘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也正是我们7年来努力的方向。”周运贤表示,随着中葡国际贸易中心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建设,未来,横琴可以更好地利用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的窗口优势,还有澳门国际贸易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等政策优势,将中葡贸易往来推上新台阶。
多款中医药产品已进入葡语国家市场
当前,横琴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也将目光投向合作区。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季先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已经有一些葡语国家的企业在合作区落户,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孵化的部分产品,已经在莫桑比克等葡语国家注册销售。
记者了解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持续推动中医药产品国际注册和贸易,截至目前,已帮助包括澳门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共9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成功,其中连花清瘟胶囊在当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获得较好的市场效应;在巴西市场也取得了突破,7款产品获得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即将进入当地市场销售。
澳门老牌药企澳邦制药,2017年进驻产业园之后,公司产品马交牌莲花万应膏、垃圾草油两款产品已在莫桑比克成功注册。澳邦制药(横琴)有限公司技术发展总监刘帝恒表示:“葡语国家是中医药‘走出去’的一个关键,而合作区不仅连接澳门及其背后的葡语国家市场,还连接广阔的内地中医药资源。未来,中医药可通过合作区和澳门这座桥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