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广东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将建立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制度,同时建立体教共同规划、共同发布、共同组织、共同管理的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机制。
据了解,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教育厅早在2020年12月就启动了该《实施意见》的编写工作,联合成立了调研专家组,组织召开了12次研讨会反复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随后专家组深入各地市开展实地调研,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充分论证。今年3月,广东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正式印发。
该《实施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为基本原则,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学校青少年体育训练、加强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建设、规范发展社会体育组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加强组织实施等7个方面提出了24条体教融合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据悉,广东省将通过畅通体育、教育的资源共享渠道,建立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公共体育场馆等为学校体育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体教共同规划、共同发布、共同组织、共同管理的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着力改善各级各类体校的办学条件,各县(市、区)开展业余训练项目不少于5个,各地市要高标准办好1所以上集训练、学习、生活、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学校;畅通社会体育组织进入校园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工作、活跃青少年体育文化生活,确保学生掌握1至2项的运动技能,实现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的目标。
该《实施意见》还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广东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机制,协同港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比赛联合办赛机制。据悉,目前广东已从高尔夫、自行车、网球、棒球等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入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赛事品牌。
此外,广东还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建设,支持开展体育师资交流与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