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揭牌仪式在荔湾举行,广州市大湾区办、荔湾区相关负责人和重点企业代表共同为试验区揭牌。就在3月底,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将打造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支撑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复兴战略重要承载区、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和全球医药商贸服务中心,引领大湾区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大湾区发展机遇再次选择荔湾 :
医药健康产业“家底”雄厚 现代医疗健康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为何落地荔湾?这与荔湾区医药健康产业优势突出、中医中药资源丰富有关。2020年荔湾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12家,医药制造业产值达到52.51亿元;拥有25家医疗器材生产企业,1640家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市场主体;广药集团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制药工业百强第一名,本土上市企业大参林集团年销售额达到百亿以上,清平中药材交易中心年成交额超百亿元,还拥有广州中药饮片厂、白云山敬修堂、乐陶陶药业、和翔药业等一批优质中药生产企业。荔湾的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在各行业类别中处于首位且商品保持规模、贡献度最高,2020年销售额在前10名行业类别中占比37.2%。
从目前来看,荔湾的现代医疗健康产业已经形成集聚效应。大坦沙岛定位为医、疗、研、养、游全产业链的高端健康生态岛,已有20家高端医养企业进驻,项目二期正抓紧建设。医药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大健康产业门户和超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首期87万平方米“健康方舟”正在全球招商。目前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中轴线核心腹地、广州国际医药港等两大重点平台均已纳入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规划范围,在全市入选的6大园区中独占两席,将携手港澳打造国际有影响、国内领先的中国医谷。同时,荔湾南片纳入“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与佛山共建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大湾区开放平台,荔湾将更好地接轨世界,引入国际医药健康人才、资本和技术等高端资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汇点。
试验区“一岛一港一带多组团”空间格局
《方案》提出,根据广州市以及荔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结合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配置条件,构建荔湾试验区“一岛一港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分别是大坦沙国际健康岛、广州国际医药港、珠江南岸沿江产业带,多组团(包括现代中医药组团、“互联网+”医疗组团、生物医药组团、医疗器械组团、医药健康创业组团)。
荔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试验区将加快医药健康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点推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投入运营,配合筹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省医心血管医学中心规划落地,打造世界一流、辐射大湾区的国际医学中心;加快广州国际医药港建设,搭建线下线上融合新展贸模式,形成引领全国的广东价格、广东指数";加快建设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和岭南特色的医养结合休闲胜地。同时,支持广药集团向世界500强迈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创新高地;加快粤港澳中药产业研究院发展,建设现代中药全产业链智能平台;加快海龙科创区内大参林运营中心、大翔集团创新大厦、绿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在大健康产品研发创新、医药现代商贸流通、现代服务贸易等领域产业集聚;积极争取省市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向更高层级迈进。
广州国际医药港被委以重任:
拟建设医药保税交易中心 港澳合法上市非处方类药品可在市场内限额销售
揭牌仪式在广州国际医药港举行。作为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重点项目、广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国际医药港在《方案》中多次被提及。《方案》明确,推动中医药率先发展,建设广州国际医药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中药材”国际交易平台,打造中药材价格“广东指数”;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争取将广东自贸区贸易投资有关支持政策延伸到广州国际医药港,谋划建设荔湾医药保税交易中心,开展药物进出口贸易、跨境直购等业务;在广州国际医药港设立医药类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港澳合法上市的非处方类药品可在市场内限额销售;支持医药港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大健康产业门户和枢纽、永不落幕的大健康产业交易博览会、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孵化和体验平台以及粤港澳健康医疗旅游和生活目的地。
广州国际医药港
广州国际医药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凯旋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的揭牌,作为试验区重要载体的广州国际医药港将迎来爆发式发展。据悉,医药港首期项目健康方舟将于今年投入运营。陈凯旋透露,将争取把广东自贸区贸易投资有关支持政策延伸到医药港,谋划建设荔湾医药保税交易中心,开展药物进出口贸易、跨境直购等业务,在广州国际医药港设立医药类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港澳合法上市的非处方类药品可在市场内限额销售。“医药类商品交易涉及到商务局、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等多个部门,医药港正按照指引推进相关工作,争取该交易市场尽快落地,早日为广大市民服务。”陈凯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