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屋邨,简称“公屋”,是香港特区政府专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由于需求量长期超过供应量,公屋的申请轮候时间一直居高不下。然而,这一状况近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2月1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记者会上表示,截至去年底,香港公屋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已缩短至5.3年,达到了近6年来的最低水平。
李家超表示,本届特区政府上任前,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最高达6.1年。最新公屋轮候时间缩短0.8年,跌至5.3年,缩短9个半月。公屋轮候时间的缩短,除了可以让住户环境提早得到改善,也可以帮他们节省下不少租金。对于劏房户来说,提前9个半月住进公屋大约可以省下3万港元的租金。
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公屋轮候时间“6年封顶”目标,并提出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目标在5年内缩短公屋综合轮候时间至4.5年。第二期简约公屋将于下2月24日起接受申请包括启德、屯门及两个由校舍改建的项目,共提供5060个单位,月租最低860港元,最快今年第四季起陆续入伙。
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预计,随首个简约公屋开始入伙,公屋综合轮候时长有望在2025年首季进一步改善,并逐步向2026/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