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新的超级工程——深珠通道建设有新动向。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公布《2025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口交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纳入支出预算。
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
深珠通道又称“伶仃洋通道”,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其选址位于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之间,东起深圳前海,向西经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至珠海中心站(鹤州)。
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拟议,深珠通道总长约80公里,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兼具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德健撰文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珠江口两岸人员呈膨胀式增长,两岸的经济、文化、人口交流将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现有珠江口通道基本已呈常态化拥堵状态。因此,势必要建设一条连接深圳至珠海的快速越海通道,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发展。
因此,深珠通道建设受到各方高度关注。2024年底,交通运输部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提及2025年重大工程计划中,深珠通道被列为重点谋划项目,力争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对深珠通道前期规划等工作,深圳、珠海两地予以高度重视。2025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透露,今年深圳将大力推进深珠通道前期工作。在日前召开的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珠海方面明确提出,2025年,珠海将推进深珠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深珠(澳)高铁等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强化与港深极点、广佛极点的便捷联通。
加快形成黄金内湾的“1小时经济圈”
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内湾纵连的黄金通道。下一步,深珠通道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深圳对珠江西岸的辐射作用,同时实现大湾区深港、珠澳两极快速直连。
深珠通道建成后,从深圳前海到珠海高新区的交通时间有望缩短到30分钟左右,而目前乘车则需至少70分钟。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认为,深珠通道是公铁两用通道,影响力更为深远。可以预见,一旦通车,两岸的经贸、社会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和紧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经济辐射力方面,通过连接深圳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珠江西岸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将形成“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产业协作模式,加速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整合,加快形成黄金内湾的“1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