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处处是春天,一年四季好干活。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是热门话题之一。3月8日上午,广东深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地公务员交流协作项目总结交流会在深圳举办。过去的3个月间,两地公务员在交流中一起工作,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多位香港公务员在会上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享参与此次项目的趣事:朋友圈越来越大,和内地同事时不时来场深圳Citywalk……香港公务员们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广东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南都记者 梁令菲 摄
在工作交流中建立深厚友谊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流协作项目是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以来,两地首个公务员交流项目,是率先落实粤港《关于内地大湾区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地公务员交流协作项目协议书》的重要举措。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里,10名香港公务员来到深圳,在地区治理、科技发展、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内地公务员交流学习。
“幸好有同事的帮助,我的普通话有进步。”香港公务员周达荣笑着告诉南都记者。
在此次项目中,他作为福田区副区长特别助理,与深圳公务员一起进行项目会议和实地考察,“从政策讨论到制定流程,我对内地工作思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深圳同事勇于提出和讨论新颖想法的积极性,亦令他印象深刻。“比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香港居民和特定企业采用与香港相仿的税率,直接回应了企业和人才最为关切的问题。”
在交流中,他亦与内地同事建立了友谊和信任:午休时谈天说地,下班后一起打羽毛球,还一起参加深圳下沙村传统的大盆菜宴……“昨天有深圳朋友找我问他的小孩该到香港还是到外国念硕士,我比较中立,推荐到香港读书。”他笑着说。
和周达荣一样,香港公务员梁伟强今年亦和深圳同事一起吃年夜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他在此次项目中参与了改善深圳河水质工作。“这次交流,我除了体验到‘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更重要的是朋友圈越来越大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说,希望未来能和深港两地同事一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环保工作。
双重身份切实体悟深港融合
“我既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务员,也是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的一员。两个身份的叠加,让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深港融合。”香港公务员陈菲菲告诉南都记者。
作为此次项目中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特别助理,一次会议期间,她接待了香港特区政府来前海开会的同事,会后还以特别助理的身份在前海宴请她的香港同事。这场特别的经历让她沉浸式感受何谓“湾区一家亲”。
饮水思源。陈菲菲说,香港一直饮用的东江水,是由东江流入香港;在参观东深供水工程期间,她深切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支持。“香港和深圳本是同根同源,我们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两地有很多交流合作的空间,而前海就是推动两地进一步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
她表示,希望未来类似的交流可以适当地再长一点,以便大家更加深入地开展工作。
活动现场。
和陈菲菲一样,香港公务员戴立科亦在此次项目中受益匪浅。参与项目期间,他在和内地同事的交流中深入了解深港两地跨境交通发展和运输科技。
他谈到,香港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策略性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理念是“拥抱先进运输科技,发展智慧出行”,而深圳目前在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走在国家前列。“通过这次交流,我们了解到自动驾驶、城市交通数据平台以及新运输模式等建设与应用,这对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
香港正在推动北部都会区建设,规划铁路与道路网,带动区内发展以及促进跨境联系。戴立科告诉南都记者,这3个月的交流,让他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并扩大了内地朋友圈,相信这有利于未来开展香港跨境交通运输的规划工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广东省委港澳办主任陈丽文表示,深港公务员互学互鉴、互相促进,为推进粤港公务员交流协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典范,大湾区内地城市各具特色,欢迎香港公务员到包括深圳在内的不同城市交流学习,持续深化粤港合作,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五周年,此次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意义重大,为日后两地公务员交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各交流人员回到香港后,主动与香港同事分享这次宝贵经历,积极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应用于工作上。同时,也要好好珍惜和善用建立的朋友圈,推动双方的人员更密切的合作,在粤港两地的建设中发挥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