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深圳市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获悉,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下称“梦工场”)及前海粤港澳青年创业区(下称“青创区”)同时发布招商公告。其中,梦工场租金为80元/平方米·月,青创区租金价格虽将另行公布,但承诺是同片区同档次办公用房市场评估价格的30%-70%。即日起,有意者可于2020年5月15日前申请。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企业受青睐
此次招商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创业载体(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载体(含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商业配套机构”等五类。
其中,“创业企业”要求法定代表人由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人员之一担任,且占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份;从事的项目属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生命健康及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且技术含量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独特性,企业产权清晰明确。
同时,企业注册地在前海或承诺入园后3个月内将注册地址迁移至前海。入驻梦工场的企业应为成立5年以内的初创企业,入驻青创区的企业以成长期企业为主,特别优秀或极具潜力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且优先考虑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办的企业。
创业载体入驻后主要孵化港澳台及国际企业
“创业载体”须在国内外创业孵化或创业服务领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资源整合能力和影响力,有志于服务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新创业,且具备这类团队引进和孵化能力。入驻合作机构所孵化的团队从事领域也要符合前海产业准入目录和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同时,前海要求创业载体主体或控股股东,近3年累计孵化项目团队数量不少于3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自有或可支配的创业投资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签订合作协议的天使、创投机构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少于3家,以及近3年在孵企业获得融资的案例不少于10个;签约知识产权、法律、财务、咨询等创业服务机构共计不少于10家,签约创业导师不少于10名;承诺入驻后孵化的港澳台及国际企业数占比不低于60%。
“创新载体”则要求是实际经营并开展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平台载体,包括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研究(发)中心(院、所、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并符合前海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创意等前海重点发展的产业。
商业配套主打无人餐厅、快递机器人等
而“产业服务机构”主要是能为园区企业、机构提供“人、财、法、税”及风险投资、工业设计、产学研、行业协会、产业链等公共服务的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商业配套机构”则须具备前沿性、科技性、展示性,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为园区提供“衣食住行”及日常公共生活服务的商业配套单位。比如,无人餐厅、快递机器人、书吧、创业咖啡、商超、黑科技产品展销店及电竞、机器人活动策展机构。
据悉,于2014年12月7日正式开园的梦工场由香港何周礼事务所设计,以粤港澳初创型、成长型企业及孵化、研发机构为主要客户,重点支持智能硬件、AI和芯片设计、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等四大领域创业项目。
青创区由世界著名的理查德·罗杰斯事务所设计,将建成为前海首个聚焦产业加速的深港科创合作载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青年科创平台。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包括产业研发办公、研发配套用房、文化设施及其他服务设施等,预计年内建成;二期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预计于2021年12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