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味道鲜美,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淡水鱼。
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87号》,公布17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
其中,由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联合培育的“穗丰鲫”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2-2023)成功通过审定,是今年广东省唯一通过申请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据悉,这种新品种的鲫鱼生长速度快、颜色更亮丽、口感更鲜美……种种优点让它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今年的“国字号”新品种。
历经八年育出优质鲫鱼
8月1日上午,在广州建波鱼苗场,老板何建波带领记者参观“穗丰鲫”鱼苗,黑色的小鱼苗在水中游动。在一年时间内,这种鱼苗可以在全国卖出10亿尾,连黑龙江等地都有它的身影。
“这次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穗丰鲫’是我们公司的主打品种,经过8年时间的研究和多次杂交实验,品质才稳定下来。我们从去年开始申请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认定,于今年通过审定,是今年广东唯一通过申请的国家水产新品种。”何建波告诉记者,“穗丰鲫”鱼苗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鲫鱼更快,它从鱼苗到一斤左右的成鱼只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一般的鲫鱼从鱼苗到成鱼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
除了生长速度更快以外,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品种鲫鱼苗的抗病性也更强。从外观看,“穗丰鲫”的鳞片更整齐美观,在市场上的卖相更好。“即使经过长途运输,也不会损害‘穗丰鲫’的鳞片整齐度。”何建波说。
本土鱼专家改善鲫鱼育种技术
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的老板何建波是东涌镇鱼窝头人,是地地道道的本土“鱼专家”。“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在东涌养鱼,到现在已将近40年了。”何建波说,他一开始是单纯养鱼,随后逐渐研究起鱼品种的改善等问题。此次研发的“穗丰鲫”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也是他几十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再加上科研人员帮助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断筛选形态特征明显、优良性状显著的亲本进行杂交。经过了6代以上选育周期的不断优化,最终选育出全新的鲫鱼良种——穗丰鲫。
此外,何建波还独创了一套鲫鱼繁育技法,通过设计的“水源净化水处理”设施,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将水温常年稳定在22—25℃,是一种反季节繁殖技术,能保证鱼苗长期稳定供应。目前,建波公司生态养殖面积有400多亩,一年销售优质鱼苗10亿尾,年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
南沙不断推进水产种业发展
据悉,南沙不断推进水产种业的发展,以科企融合为核心,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全区高质量打造现代渔业产业园,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采用“企业+高校”“技术+资本”“科研+商业应用”模式,全力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种业总部经济、销售贸易等综合功能,为种业全产业链提供核心驱动,打造广东种业创新龙头。
同时,南沙还创建以种业为引领的渔业全产业链公共研发平台。先后挂牌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观赏鱼基地、鲫鱼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