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在珠海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参保、鼓励港澳青年来珠海创业、促进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近日,在第十一届珠澳合作发展论坛上,珠海正式全文对外发布《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60项措施》及其实施细则,为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提供了一套覆盖全面、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办事指引。
《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紧密结合珠海实际,明确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这一目标,共5章60条,覆盖了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合作、经贸交流合作、社会文化教育交流等五方面内容。
记者注意到,60项措施中有部分已在横琴率先落地,在这座与澳门仅一水之隔的小岛上结出了丰硕果实,再逐步将“横琴经验”推向珠海。近年来,琴澳两地深度融合发展,横琴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到横琴工作、生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澳门居民的选择。
社会民生深度对接
建设澳门居民新家园
日前,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澳门居民范先生凭借珠海社会保障卡,接种了第一针新冠肺炎疫苗。他说:“我在横琴工作生活,又办了珠海医保,就选择来这边打疫苗,非常方便。”
《措施》第一项即为“便利在珠海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参保”。2019年7月1日,珠海市医疗保障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常住横琴的非就业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措施。仅三天后,几位澳门居民就尝到了“头啖汤”,领取了首批珠海社会保障卡。
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市社会保险与珠海市参保人一样,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力度和优质便捷的经办服务吸引了大量澳门居民参保。如今,九成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领取了珠海社会保障卡,在珠海参加医保的澳门居民超过2.4万人,在横琴就医的澳门居民超过10万人次。
对于跨境需求较高的澳门居民来说,交通便利度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措施》中第10项为“便利港澳居民申请粤港、粤澳两地车牌”,而横琴更是率先在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上进行了探索,奏响了琴澳两地“同城曲”。
2016年12月,首批符合入境的9辆澳门单牌车历史性地驶入中国内地——横琴。5年来,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配额总量几经调整,于今年3月增加到10000个,并新增允许年满18周岁的澳门居民(包括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申请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资格。
置身于与澳门差异较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澳门居民可能会遇到难以结交好友、融入社区等问题。《措施》第15项提到“鼓励爱国爱澳的澳门非政府组织在珠海设立代表机构”,而有着“超级居委会”之称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正是最早从横琴进入珠海,为在珠海学习、工作的澳门居民提供便捷和多元化的服务。
2019年11月,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在小横琴社区正式揭牌,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首个综合社会服务项目。该中心有13名来自澳门的资深员工常驻服务,通过康复训练、认知训练、工作坊、小组、兴趣班、户外活动及个案辅导等社会工作手段,结合先进的设备及新颖的服务手法,让生活在横琴的居民体验到多元有益的社会服务。
“我们中心一直致力于充当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的‘扶手棍’‘定心丸’。”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介绍称。截至今年8月,该中心运营22个月以来,共为琴澳两地居民提供服务7.2万余人次,举办活动1415场,开展心理辅导或康复治疗的居民个案340宗,处理社区维权求助106宗。
“近几年,横琴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了。”对于便利港澳居民在横琴生活的相关措施,澳门青年、想见你文化(广东)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颜义泷深有体会。他坦言,初到横琴时,自己其实也有顾虑:会不会因为工作顾不上家庭?在横琴生活会不会不习惯……然而,无论是横琴口岸24小时通关的便捷,还是符合要求的澳门单牌车可以自由进出横琴的便利,以及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都让他消除了后顾之忧。“我非常适应在横琴的生活,相信未来琴澳两地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颜义泷说。
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打造就业创业新空间
优质的医疗、社会服务,横琴正在逐步打造一个澳门居民宜居的“新家园”。与此同时,“宜业”也成为了横琴发展建设的标签。
两年前,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落地,同时标志着澳门社工开启了在横琴执业的新篇章。《措施》中提到的“支持港澳专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珠海执业”已经成为现实。
社工专业出身的澳门青年陈伟良,从2008年以来一直投身社工工作。2019年,他从澳门来到横琴,供职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致力于对接琴澳两地资源,提供精准多元的社会服务。
“将过往在澳门的服务经验与横琴当地的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建立起琴澳社工的长效沟通机制,能够有效提升两地社工的专业素质,丰富两地的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琴澳互信互助、包容和谐的城市社会关系,推动双方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全面共同发展。”陈伟良表示。
社工跨境执业,是横琴探索澳门专业人士在横琴跨境执业的一个生动例子。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澳门建筑师、导游、医生等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开始活跃在横琴这片广阔天地上。2019年9月,60名首批港澳导游及领队获颁横琴专用导游证。2020年12月1日起,具备规定条件并经合法备案的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可在横琴执业。
《措施》提到的“鼓励港澳青年来珠海创业”,也让乘着政策东风的澳门青年在横琴干事创业的热潮持续火热。截至目前,横琴注册澳资企业累计超过4600家,已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芯片企业,于2020年6月作为珠海市重点引进IP核项目落户横琴。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余成斌,是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和领军人之一。他深耕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半导体IP产业研发领域25年。
余成斌表示,选择横琴,是因为创新、进取、务实的横琴“气质”。“横琴为创业者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才能干成事。”余成斌说,横琴为科创企业提供高速发展的平台,提供了辐射内地、连接国外的窗口,也为“硬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
以科研孵产业,以产业促科研。《措施》在“促进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中提出了“支持珠港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目前,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已与珠海开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在横琴设立了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部相继落户横琴。
2019年,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正式落地横琴,这是澳门大学在大湾区设立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通过3年来的持续努力,澳门大学与大湾区的创新企业及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合作,逐步构造了一个从原创科技、关键技术突破到融入大湾区产业链的一整套生态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前校长刘良表示,得益于珠澳两地之间的合作,澳科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显著提高。目前,澳科大在中医药和太空科学等领域已有多个科研项目实现转化,并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项项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的措施在横琴率先落地,并结出累累硕果。对此,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归侨总会永远会长刘艺良表示:“希望这些‘横琴经验’在将来也能逐步推向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让更多港澳居民到内地就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