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地缘接近的深港两地在过去30多年紧密合作,引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如何深化深港合作仍是两地政府施政的重点工作,而被认为是“特区中的特区”的前海,无疑是深化深港合作的桥头堡。“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中央赋予前海的使命,它的功能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引领区。香港岭南大学原校长、前海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坤耀表示,前海是中央给以深圳的一个特殊礼物,它在深港合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发展金融、现代物流,还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前海现代服务业都必须再一次借助香港的优势,而两地的紧密合作将引领中国第二波的经济起飞。
深港合作助推中国经济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毗邻香港的深圳作为内地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过去30多年,无论是深圳还是内地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香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增速已有所放缓,迈入了新常态阶段,世界经济也依然在缓慢的复苏当中,在这样一个新时期,如何深化深港合作、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就成了深港两地政府施政的重点。谈及如何深化深港合作,如今人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地方就是深圳前海。前海作为深港合作的桥头堡,日益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高层对开发建设前海也高度重视,2012年1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到前海,对前海开发开放作出重要指示:前海开发开放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新契机、转型升级的新推力、改革开放的新起点、粤港深港合作的新平台;前海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充分发扬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落实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
前海发展深圳第二春
陈坤耀表示,当2012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觉得30年是深圳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革开放,深圳在过去引领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当第一个很辉煌的年代过去时,深圳也同样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问题。而前海相当于是中央给予深圳的一个很特别的礼物,希望深圳配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再一次依托香港,借助香港的优势,开始第二波的经济发展。
“前海的开拓意味着深圳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波,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意义非常重大。”陈坤耀说,深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地位,第二波经济的转型自然交托给前海,要它负起一个重大的责任,即前海要作为第二波中国经济起飞的先导者。而第二波经济发展的着重点已不是在制造业和工业,而是现代服务业和产业的改革,深圳第一波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香港的配合,而第二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香港的配合,因为香港最强大就是现代服务业,所以要前海加上香港。
发展现代服务业离不开香港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中央赋予前海的使命。基于其重要的战略定位,前海被认为是深圳、内地其他城市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平台,是“特区中的特区”,是香港现代服务业进入内地市场的平台。陈坤耀认为,前海在深港合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前海的发展一定要结合香港,因为前海不能只利用自己的优势。“前海自己是没有优势的,前海的优势在于中央赋予了它特殊的优惠政策,是特区的特区而已。它最基本的优势是香港带来的,即前海是中央给的一个政策上的优势,加上香港本身在产业方面的优势,就有了一个不可阻挡的力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陈耀坤说。前海真正的开发开放始于2012年,当年6月29日,即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覆,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前海的功能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引领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四大产业。
香港优势前海可鉴
“前海的四大主导产业都和香港有紧密的关系,首先是专业服务方面,与金融业相比,深港两地的专业服务差距更大,香港的专业服务很具国际化,符合国际高标准,而内地的专业服务需要很多增进改进的地方。”陈坤耀说,专业服务支持其他所有产业的发展,将来希望有更多中小型的律师行、会计师行都能进来,而不只是停留几个大行的服务。因为专业服务很重要,前海所希望走的就是在专业服务方面成为一个地区中心,如果能以更大的开放给各种专业服务进来,也可能是借鉴世界的标准,在法律、会计、建造业等方面有所作为,香港在这些方面对前海的帮助会很大。陈坤耀进一步指出,环顾全国,香港的现代服务业是很有经验的,无论是人才还是制度,香港都有明显的优势,前海的四大主导产业香港样样都有,尤其是金融,更是香港的最强项,因此中国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定要依托香港。
前海为金融开放试验区
在金融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有许多值得内地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香港现时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内地的资金往来日益紧密。时至今日,内地的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人民币已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在提速。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前海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最主要的就是金融,金融的开放和自由化要向香港靠近。
“依目前中国经济来看,一定要在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帐开放、资本走出去等方面有所进展,因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一定要有金融的话语权。”陈坤耀说,经过两次世界金融风暴,中国对金融开放仍心存顾虑,但今时今日不开放不行,因为金融是世界上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基础,中国的金融开放不可避免。而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如果中国完全开放金融,风险会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试验区一点一点开放,中国这次的试验区就在前海,而选中前海的原因在于香港,因为香港最强的地方就在金融,所以前海一定不能够脱离香港,它的优势才会全面呈现出来,这也是深圳市政府加强深化深港合作、前海-香港合作的原因。
建立前海香港融资平台
在陈坤耀看来,中国的金融开放给了前海很多试验,如资本帐的逐步开放,特别是跨境人民币的业务方面,比如前海借回来的跨境人民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前海的企业可以用外币借债。“前海开始探索更多的资金走出去的方式,开始前海结合香港去试验资本帐的开放,这些是很多其他地方没有赋予的试验。”同时,陈坤耀认为,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最主要的是前海结合香港做一个融资的平台。前海有香港和金融作为试点,通过前海-香港做融资平台,中央赋予一些优惠的政策,吸引全世界的金融机构进驻前海,从事一带一路的融资工作,这样将给前海的产业带来空间。
制度创新难完全照搬香港
在制度创新方面,前海把深港合作作为前海制度创新的动力,重点放在营造与香港接轨的营商环境上,学习香港在政府监管、法治建设、廉政监督、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成立于2010年2月的前海管理局,为深圳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履行相应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法定机构,主要承担前海开发建设工作。另外,前海廉政监督局于2013年5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旨在学习香港廉政公署做法,建立“人员统一管理、职权依法行使、监督形成合力”的廉政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结合国情民情
谈及制度创新及营商环境的建设,陈坤耀认为,制度创新其实是想把一些香港的机制整套移植到前海,尤其是专业服务方面,主要在法律方面。他表示,前海最早期的制度创新是前海管理局,使之成为一个法定机构,其来源是香港机场管理局的模式。但目前看来,前海管理局的制度创新例子似乎不是很成功。他指出,香港的法定机构有几个特殊的意义,即机构是政府立例,有法例去规管,并不是政府本身去管,而是成立董事局,政府参派的人员较少,绝大部分是独立的社会人士,董事局除了遵守基本的原则外,可以全权去领导管理层做商业的行动。“前海管理局似乎还是政府在管,没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所以有时借鉴香港的一些制度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国情和实际,因为制度本身不是独立的,涉及到民情、国情等配套的东西,未必能使制度简单的搬过来,完全有效地实施。”他说。陈坤耀指出,不能把制度创新看成万事的灵丹妙药,前海一些所谓的创新可以在法律方面完全体现出来,譬如前海之前要用普通法,但现时已没有了声音。他表示,其实普通法很重要,它的好处在于用案例作为法律的指引。前海最初考虑到这点,使用普通法与香港接轨,但因为在金融中心投资量很大和风险很高。“法律争执要有个预测性较高的营商环境,有个案例可寻,来减少金融投资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全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都采用普通法,如果前海要作为金融中心,一定要走向使用普通法的投资环境。”
港人港企在前海
●截至2015年底,共向港资背景企业出让土地为26.8万平方米,占总出让土地的43%建筑面积为209.3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45%
●2015年,港资背景企业税收收入28.8亿元,占前海片区总收入的30.2%企业增加值为114.9亿元,占前海片区总增加值的20.1%
●2015年底,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港企占总数的40%以上,港企已占片区企业数量3.6%,创造了占20%以上的增加值。
●截至2015年底,前海跨境贷款累计备案金额超过1000亿元,提款额339亿元。
●前海已接受近300名香港大学生到前海实习,2015年共接待约8000名香港大中学生和青年到前海参观考察。52个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进驻深港青年梦工场。
●2015年底,国家批准的9家粤港合伙律师联营事务所,7家落户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有来自香港的仲裁员146名(占17%)。
前海成港青年创业福地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活动在内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受制于土地资源稀缺、成本上升等限制,香港青年在本地创业方面的发展空间一直有限。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前海也成为了香港创客团队进入内地市场、加深与内地产业融合的最佳平台。作为国内首个深港合作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小区,前海梦工场运营一年多以来,已孵化深港创业团队163家,其中港澳创业团队71家,并引入12家孵化平台机构。60%以上已获得种子轮、天使轮、A轮甚至C轮融资几十万至上亿不等。
完善创新环境能量不可估量
“年轻人的创业很重要,香港缺乏这些资源,因为香港传统上不重视科技政策,传统的看法是香港太小,搞科技研发需转移到其他地方,自己发展这些项目不划算。香港年轻人的创业缺乏资源,于是来到深圳,许多年轻人具有很多创意,前海的创业大环境比香港好很多,所以青年梦工场提供给他们很好的创新创业的机会。”陈坤耀说,但问题在于,许多香港年轻人对中国、对深圳不了解,对前海更不了解,一般人都不熟悉中国的发展情况。所以,两地需要在教育等方面加强宣传,最好的办法是要他们到前海实地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前海的发展以及前海的创业机会,看到前海可以在这方面替香港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工作。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国际化服务平台。正如陈坤耀所言,无论是相近的地理位置及语言文化、政府扶持政策,还是背靠深圳的科技优势等条件,香港青年很难再找出比前海更合适落脚创业的地方。但目前而言,前海的产业和商业环境还有待改善。“前海的起步晚了一点,目前基础设施还在进行中,交通、住宿、人才驿站等整个配套设施还需要时间改善,但毋庸置疑,未来前海-香港合作所释放的能量不可估量。”陈坤耀说。(香港商报 11月1日 )